李四光(1889-1971),原名仲揆。回龙山镇香山人。
其出生于书香门第,父亲李卓侯是清末秀才,终生以教书为业,为本县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。四光6岁随父就读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冬,赴武昌报考西路高等小学堂时,误将年龄“十四”填进姓名栏,即将“十”改成“李”,又觉“李四” 不雅,凝思间,见大厅中悬一“光被四表”匾额,遂在“四”字后加一“光”字,从此名李四光。
光绪三十四年,因成绩优异,被选送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普通科学习。次年,加入中国同盟会(年仅16岁),孙中山嘉其年轻有志,题以“努力向学,蔚为国用”相赠。光绪三十三年,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,学习舶用机关科。宣统二年,学成回国,在上海一家工厂当工程师,后任教于武昌中等工业学堂。宣统三年秋,应清廷留学生殿试,成绩“最优等”,被授予“工科进士”。不久,他联络“日知会”成员,参加武昌起义。鄂军政府成立,被推为理财部参事,后任实业部长,因参加辛亥革命有功,于1913年12月,享受公费赴英国留学,经一年大学预科学习,次年考入伯明翰大学,先学采矿,后改学地质,兼听物理等课。1918年毕业,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。1919年,国内爆发“五四”运动,李急切思归,为国效力。归途中,顺道到瑞士与意大利之间的阿尔卑斯山作地质考察旅行,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苏俄,特地取道莫斯科,经西伯利亚回国,途中接到两封电报,一是英国老师鲍尔敦教授为印度某公司转聘他为待遇优厚的工程师;一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他为新成立的地质系教授。他谢绝国外高薪聘请,1920年就任北大地质系教授。
1921年,任北大地质系主任,率地质系学生在河北省沙河县及山西大同盆地实习,首次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,并发表《华北挽近冰川作用的遗迹》论文。1922年初,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副会长,后兼任国立京师图书馆副馆长。1924年春,专赴长江峡东地区调查地质,发表《长江峡东地质及峡东地区的历史》,首建峡东窄旦系。1926年,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四次会上作《地球表面现象变迁的主因》的演讲,提出地壳主要构造形态的形成,是和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有关的理论,迈出创建地质力学的第一步。1927年,《中国北部之蜓科》专著出版。他研究中国的蜓科化石,对当时含混不清的石炭二叠纪地层重新进行了划分,其划分标准,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所沿用。同年,应蔡元培邀请,筹建中央研究院,任该院地质研究所所长。后又兼任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、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,决定将校址选在东湖之滨的珞珈山,并对设计图纸一一审定。1929年武大正式开学,他亲自到校致贺词。
20世纪初,美孚石油公司在陕北勘探石油失败,便得出“中国贫油”的错误结论。1928年,李发表《古生代以后大陆上海水进退的规程》和《燃料的问题》。在后一篇文章中,驳斥“中国贫油”论,指出:“美孚的失败,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。”
1930年,又复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,两次带领学生到江西庐山实习,考察庐山冰川遗迹,他认为庐山是“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”。发表《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川期》。1931年,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。1934年3月,在庐山同外国学者展开了有关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现场辩论。年底,应邀赴英国伯明翰、剑桥等8所大学讲授《中国地质学》,指出“在新华夏系的沉降带内,如用地震的方法在华北平原进行勘探,可以探得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”(指石油)。1936年,从英国讲学归来,又赴黄山、庐山考察冰川遗迹。先后发表《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》、《冰期之庐山》等著名论文。自此,中国第四纪冰川逐渐为世界公认,人称他是“中国冰川之父”。
芦沟桥事变发生后,李将地质研究所搬到庐山。南京失守,蒋介石迁都重庆,李不愿与蒋同道,将地质研究所迁往桂林。后因日机轰炸,再迁良丰。1939年6月,应邀回湖北,任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。曾在鄂西考察第四纪冰川遗迹。1940年3月,在重庆出席中央研究院院务会议,会后拒绝参加蒋介石的宴请。同年9月,辞去湖北临时参议会副议长职,仍返广西。1941年,迁到良丰的广西大学学生因不满中统特务高扬任校长而罢课,百余学生遭逮捕,李三次找高扬交涉,营救出被捕学生。后又相继至南岭东段和湖南资兴一带进行地质考察,发表《南岭何在》一文。并先后在资兴县各界欢迎大会、中国地质学会第20次年会、重庆大学和中央大学联合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,分别作《沧桑变化的解释》、《南岭东段地质力学的研究》、《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》的演讲。他在资兴中学下榻处,被命名为“四光楼”。20世纪40年代初期,他正式提出“地质力学”这门边缘新学科的命名。1944年秋,日军侵入广西,李又将地质研究所迁到贵阳乐湾,后迁重庆北碚。在重庆期间,两次会见周恩来,他对家人说:“我见了周恩来先生,从他身上我有一个最大的感觉,有了中国共产党,中国就有希望!”
日本投降后,他于1946年夏,离渝赴沪,不久转杭州小住。翌年,《冰期之庐山》正式发表,应邀前往英国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年会,在会上宣读《新华夏海的起源》论文,博得与会者的一致赞誉。11月初,他看到报载沈阳解放的消息,兴奋异常,知道国家快要解放了,马上预订船票,作好回国的准备。在动身之前,国民党驻英大使馆要他发表声明,拒绝全国政协委员职务,否则将扣留送往台湾。李决定提前秘密起程,他退掉原订船票,从不被人注意的只走货船的普利茅斯港启航,渡英吉利海峡,经法国到瑞士,在巴塞尔城与夫人会合,转意大利由热那亚港乘船回国,为纪念印度古植物学家萨尼逝世一周年,在船上写成著名论文《受了歪曲的亚洲大陆》。
1950年5月6日到达北京,暂住六国饭店,周恩来总理亲自去看望,拉着李的手说:“欢迎你、欢迎你,祖国需要你呀!”畅谈近3个小时。旋即受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、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员委员会主任。1952年9月,地质部成立,任部长。1953年夏,撰写《关于地质构造的三重基本概念》一文。11月,中国科学院设立地震委员会,他兼任主任委员。12月,毛泽东主席、周恩来总理请他到中南海,谈我国石油资源问题。1954年2月,应邀到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,作《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》的报告,详细论证我国东北平原、华北平原、两湖地区三大含油区域的远景。同年,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。1956年,又历任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,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,指导寻找石油,使我国石油资源逐渐得到开发利用。毛泽东主席风趣地称赞他的“太极拳”打得不错,就是对运用地质力学理论,在新华夏构造体系找到石油的高度评价。
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69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,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委员。他除了担任科学院、地质部行政领导工作外,还被选为中国科协主席、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、世界科协副主席、全国政协二、三、四届副主席,一、二、三届人大代表等。虽身兼多职,工作繁忙,但始终坚持亲自参加科研活动。为便于了解情况,指导科研,把自己的住宅和地质力学研究所建在一起,他的办公室和会议室,陈列有多年收集的冰川和地质力学的石头标本,成为科研场所。他在做了左肾切除手术后,利用在青岛养病的时间,写成《地质力学概论》这部代表作。
李晚年对地震地质工作和地下热能的开发利用,十分重视,并花很大精力进行研究。1966年3月8日,河北邢台区发生地震后,亲赴现场观察,了解地应力站工作的情况,主张用地应力测量方法解决地震预报问题,1967年冬,冒着严寒,亲自到房山,做“地应力解除”试验。他认为“地震的发生是有个过程的,是可以预报的。”1970年10月,去天津视察地热综合利用情况。这一年,他还到延庆、密云等地观察地下水位,调查断裂带和微量位移观测站的工作,写成毛泽东主席索读的《天文、地质、古生物资料摘要》一书。
1971年,李病重住院,还念念不忘地震预报攻关工作。4月28日晚,嘱咐秘书于次日晨将全国大地图带去,并说:“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,我有信心去组织人力攻克地震预报这个难关。”不幸,29日上午8时半因动脉瘤破裂,经抢救无效,于11时逝世。5月2日,周恩来总理亲自到八宝山参加告别仪式,号召大家继承他的事业,发展他的学说。